形态描述
形态特征 大标本体长100 mm,体宽(含疣足)4 mm,具140个刚节。最大标本体长可达223 mm,体宽(含疣足)5 mm,具160个刚节。
A.体前端背面观;B.吻背面观;c吻腹面观;D第1对疣足前面观;E.体前部疣足前面观;F.体中部疣足前面观;G.体后部疣足前面观;H.复型等齿刺状刚毛;I,J.复型异齿刺状刚毛;K.端片具锯齿的复型异齿镰刀型刚毛;L.端片无锯齿的复型异齿镰刀型刚毛。
A.体前部背面观(吻翻出);B体前部未变形疣足前面观;C.雌性的变形疣足前面观; D.雄性的变形疣足前面观;E.桨状刚毛。
口前叶前缘具纵裂缝,2对近等大的圆形眼呈倒梯形位于口前叶的后中部。围口节触须4对,最长者后伸可达第2刚节(吻外翻后可达第4—5刚节)(图44 A)。
吻表面口环和颚环具乳头状或圆乳状的软乳突,其排列如下:I区1个圆乳状乳突,Ⅱ区不明显,Ⅲ一Ⅳ区16—20个乳头状乳突排列不规则,V区2个大圆乳状乳突纵列,Ⅵ区1个大圆乳状乳突,Ⅶ—Ⅶ1区10—12个大小不等的圆乳状乳突排成2横排。吻端2个大颚,各具侧齿7—9个(图44 B—C)。
前2对疣足单叶型,背腹须和上背舌叶均为指状、且前者长于后者(图44 D)。体前部双叶型疣足,上背舌叶膨大、背须位其上,具指状的下背舌叶(图44 E)。体中部疣足,背须细短、基部无膨大部分,下背舌叶末端尖细(图44 F)。体后部疣足同体中部者(图44 G)。疣足皆无腹舌叶。
背刚毛全为复型等齿和异齿刺状(图44 H—J)。体前部疣足的腹刚毛为复型等齿、异齿刺状和异齿镰刀形,其端片长者具长锯齿、短者平滑(图44 K—L)。
在闽粤两省和上海、南京一带,渔民常大量捕捞并出售其性成熟的异沙蚕体,供人们食用或作钓饵。因体内充满生殖腺,故异沙蚕体又是鱼类喜爱的饵料。但是,疣吻沙蚕栖于河口稻田时,常啮食稻根,给稻田带来损失,是农业上的一种害虫。我国古代记为禾虫(参见总论)。
异沙蚕体 生殖期性成熟的个体,2对眼变大、其中央具白色晶体(图45 A),体内充满生殖细胞(图45 C),变形疣足仅背须基部稍有膨大(图45 D),雌性刚毛全为桨状(图45 E),而雄性除具桨状刚毛外还具几根刺状刚毛和镰刀形刚毛。
A.体前端背面观;B.吻背面观;c吻腹面观;D第1对疣足前面观;E.体前部疣足前面观;F.体中部疣足前面观;G.体后部疣足前面观;H.复型等齿刺状刚毛;I,J.复型异齿刺状刚毛;K.端片具锯齿的复型异齿镰刀型刚毛;L.端片无锯齿的复型异齿镰刀型刚毛。
A.体前部背面观(吻翻出);B体前部未变形疣足前面观;C.雌性的变形疣足前面观; D.雄性的变形疣足前面观;E.桨状刚毛。
口前叶前缘具纵裂缝,2对近等大的圆形眼呈倒梯形位于口前叶的后中部。围口节触须4对,最长者后伸可达第2刚节(吻外翻后可达第4—5刚节)(图44 A)。
吻表面口环和颚环具乳头状或圆乳状的软乳突,其排列如下:I区1个圆乳状乳突,Ⅱ区不明显,Ⅲ一Ⅳ区16—20个乳头状乳突排列不规则,V区2个大圆乳状乳突纵列,Ⅵ区1个大圆乳状乳突,Ⅶ—Ⅶ1区10—12个大小不等的圆乳状乳突排成2横排。吻端2个大颚,各具侧齿7—9个(图44 B—C)。
前2对疣足单叶型,背腹须和上背舌叶均为指状、且前者长于后者(图44 D)。体前部双叶型疣足,上背舌叶膨大、背须位其上,具指状的下背舌叶(图44 E)。体中部疣足,背须细短、基部无膨大部分,下背舌叶末端尖细(图44 F)。体后部疣足同体中部者(图44 G)。疣足皆无腹舌叶。
背刚毛全为复型等齿和异齿刺状(图44 H—J)。体前部疣足的腹刚毛为复型等齿、异齿刺状和异齿镰刀形,其端片长者具长锯齿、短者平滑(图44 K—L)。
在闽粤两省和上海、南京一带,渔民常大量捕捞并出售其性成熟的异沙蚕体,供人们食用或作钓饵。因体内充满生殖腺,故异沙蚕体又是鱼类喜爱的饵料。但是,疣吻沙蚕栖于河口稻田时,常啮食稻根,给稻田带来损失,是农业上的一种害虫。我国古代记为禾虫(参见总论)。
异沙蚕体 生殖期性成熟的个体,2对眼变大、其中央具白色晶体(图45 A),体内充满生殖细胞(图45 C),变形疣足仅背须基部稍有膨大(图45 D),雌性刚毛全为桨状(图45 E),而雄性除具桨状刚毛外还具几根刺状刚毛和镰刀形刚毛。
大小
形态特征 大标本体长100 mm,体宽(含疣足)4 mm,具140个刚节。最大标本体长可达223 mm,体宽(含疣足)5 mm,具160个刚节。
国外分布
印度尼西亚(爪哇),越南(红河口),日本(濑户内海备前国儿岛湾、骏河湾、东京附近淡水及常陆的?固沼湖和松岛湾),俄国日本海大彼得湾沿岸。
国内分布
标本信息
标本采集地 上海黄浦江(高桥、复兴岛、定海桥),江苏南京,福建福州,广东广州(张家汇)。栖于泥或泥砂底内。个体大小与栖处的深度成正相关。在上海复兴岛,每平方米达537个、生物量每平方米达11.2克(1962年4月),3—4月和8月在黄浦江(盐度为0.12%。)均采到具卵的雌体,5月在长江南京段采到雄虫。9月在广东珠江口拖到的雌虫数量为雄虫的6倍(吴宝铃等,1963)。